HBR最新第七十五期(2012年11月號) 釐清令人困惑的管理「穿越劇」

管理乃是一種掌管一「機構」生產力或績效的器官,這種機構,可以是一家獨立存在的組織,也可以擴大為一個連鎖加盟組織或群聚組織。在採取這種整體觀點下,才能發現一個機構內有其不同層次的管理問題:依其前後發展順序,大致可區分為作業、戰術、系統、策略、願景和統理各層次,各有其不同性質的管理問題。現分述於下:
作業(operation)層次:所追求的是某種活動的「效率」。
戰術(tactical)層次:在一特定任務目的下,允許行為者配合情勢發揮其「彈性」以達成任務。
系統(system)層次:將不同性質之活動或功能予以有效 的「整合」, 創 造「綜效」(synergy)。
策略(strategic)層次:選擇並聚焦一機構發展之「方向」。
願景(vision)層次:自一較長期與外向觀點,描繪一機構所追求的未來,也是說明了這機構存在的「價值」。
統理(governance)層次:說明這機構之「權力」來源,誰是握有權力者,這些「統理者」又如何透過個別或集體的運作,決定一機構之未來發展,以及資源分配與責任歸屬。
以上各層次管理問題及實務乃隨著時空背景而出現。

當前我們所擁有的管理模式,乃是工業時代的產物,在這種屬於機械式管理思維下,認為世界上的事物是明確的,固定的和直線性的,根本擺不進今日人們所強調的,如願景、熱情、承諾、團隊精神和彈性等創新要素。換言之,這種過時的管理是必須揚棄的。
回到當今世界,我們所需要的管理實務應有的特色,可簡單歸納如下:
■ 管理所追求的,不再是穩定和效率,而是變革和創新。
■ 一組織的經營疆域已不再受到傳統產業觀念的限制,新的「商業模式」(business model),必須配合顧客的需求以及資通訊科技的發展,它們是可以跨越時空,且不受產業界限影響的。
■ 維繫一組織向心力以及動力來源,不再是依靠組織權威和紀律,而是願景、文化和承諾。
■ 個別成員在組織中不再是可被替換的螺絲釘,而是創新與競爭力來源。因而如何爭取,培育和維持這種知識工作者,並建構一種學習組織,乃是決定一機構能否生存的主要挑戰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ravell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