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(2006 ~ 2009 by Core & Corner世界公民文化中心)

「我昨晚和老闆談話談了好久」。這句話講成英文,你會怎麼說?
多數人會說:I talked very long….然後卡住了,講不下去。
這句話其實很單純:I had a long conversation with my boss last night. 
如果你說對了,表示你的表達裡已經含有某種成份的英文思維。那為什麼會想不起來呢?是因為中文裡的「動詞」,到英文裡就變成了「名詞」。這中間經過了一個「詞性轉換」。
有時候我們問人,「你的意思是?」
假如你說:What is your meaning? 很可能,你的「詞性轉換」尚未演化完成。因為「意思」已經轉成動詞了,大部份老外會說:What do you mean?
再來看一句,有一次聽人批評同事John愛說話,他說:John really likes talking.
這句話也沒有錯,但就是沒有把「愛說話」這種「人格特質」表達出來。John is really talkative. 愛說話本來是動詞,換成形容詞 talkative,一針見血。
我們一起看看「動詞」轉「形容詞」的類型:
1. Can/could (be)… à -able

這件事如果可行,就放手去做!
If it can be done, just do it. à If it’s doable, just do it.
在中文裡「可以…」,英文的說法不見得一定要could be…,善用 –able 的形容詞(viable可實行、credible可信賴、discernable可分辨),會更能表達出性質。
2. treat…as… à be 形容詞 to…

台灣人對外國朋友都很友善。
Taiwanese always treat foreigners as friends. àTaiwanese are always friendly to foreigners.
中文說「視為、對待」,動作中都還隱含著對主詞的人格描述。換成英文的說法,便會借用相關的形容詞,在接受的對象前加上介系詞。
3. be easily…by à be 形容詞(-able) to…

有些研究人員在爭論那些國家最容易受金融危機威脅。
Some researchers are battling over which nations are most easily threatened by the financial crisis. à Some researchers are battling over which nations are most vulnerable to the financial crisis.
「容易…/受…影響」,同樣也是動作中隱含特質描述。英文中-able類的形容詞,正能表達這種性質。
詞性轉換的機制並不複雜,拿起中英對照文章,先讀中文,試著把中文講成英文,說出來了再對原文,檢查看看其中有沒有詞性轉換!很快你會發現,詞性轉換機制自然而然產生了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Travellor 的頭像
    Travellor

    Travellor's Space

    Travell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